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71节 (第1/2页)
??更重要的是,儿子不用每天来回走,遇到阴天下雨,他在家里也担心。 ??相较于父母的乐观,梁汉柏有些为难地道: ??“我听书院的夫子说,腾飞书院不好进的。而且……要求也多,学的也杂。六艺、八礼、十项,全都学。我这……从来都没接触过啊。” ??梁安看着侄子,明白他的担心。摆摆手,故作轻松的说: ??“放心吧。既然殿下说让你年后过去,就一定没问题。二嫂啊,我有几套衣服料子还不错,给柏儿改改,让他穿的体面点儿,省的去县里被人家笑话。” ??“哎好,三弟放心,二嫂一定做,一定做。”蒋氏都有些语无伦次了。 ??如果现在给她两块板,估计都得把梁安夫妻俩打板供起来。 ??梁庐瞅着儿子,略有些自豪的说: ??“三弟啊,托你的福,我们这股肯定不能给你们丢人。放心,啊!” ??“二哥,自家人不说这些。”梁安摆手,看着已经亮了的天儿,眼里有些许不舍…… ??第489章 出发下 ??辰时正,县里的马车到了,一共来了三辆,算算其实还是够得。 ??梁安夫妻俩一辆,黑冰、黑晴、楚婆子一辆,另外一辆是独孤寒跟齐妙。武先生就跟梁安他们夫妻一辆车,唯独缺了梁庐一家用的。 ??所以,即便梁庐再不想收马车,可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得不用。 ??周师爷走上前,冲梁安抱拳行礼一下,说: ??“三爷,您起的挺早啊。” ??梁安忙拱手还礼,笑呵呵的摇头,道: ??“农家人早起惯了,不妨事。再说也不能给大人添麻烦啊!” ??“多谢三爷体恤。”周师爷再次道谢,指着马车又说,“车里暖炉、炭炉都备下了,一路上您只管用,炭备的足。” ??“好,多谢周师爷。”梁安去到一辆马车前,伸手把媳妇儿想扶着上去。 ??其余大家也都纷纷上了车,流虹牵着梁安家的马车过来,看着梁庐道: ??“二爷,我教您赶车吧。回来您就靠自己了。” ??梁庐听到这话,忙不迭的点头,抱拳拱手,感激地说: ??“有劳侠客了。” ??在东陵,尤其是在东陵的农家,只要会功夫,有本事,那都是侠客。 ??所以,他称呼流虹为“侠客”,一点毛病都没有。 ??流虹也不会计较他给的称呼,冲蒋氏抱拳一下,蒋氏被儿子扶着,上了马车。 ??都安排好之后,周师爷在前面赶着马车,略有些拔高的说—— ??“出——发——” ??四辆马车,“吱哟……吱哟……”的往前走,缓缓上了村里的主道儿。 ??走在前面的是独孤寒跟齐妙,随后便是梁安夫妻,接着是梁庐一家,黑晴等人垫后。 ??快到村口的时候,马车走慢了。齐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想掀开车帘瞅瞅,不过冬天的马车全都密封的,根本看不到。 ??“殿下,村儿里的人来送梁三爷了。”周师爷的声音传来,齐妙顿时明白了走慢的原因。 ??独孤寒看了一眼齐妙,轻声的问: ??“下去?” ??“我不下去了。”齐妙摇头。 ??独孤寒立马明白她的意思,冲着外面清冷的说: ??“让三爷、三奶奶下车跟乡亲们告别,不差这一会儿。” ??“是。”周师爷领命,随后朝后面的马车走。 ??齐妙挪了挪位置,挨着独孤寒坐下,重重叹口气,道: ??“我爹娘怕是……得哭一场。” ??独孤寒没有说话,伸手把她搂在怀里,揉搓着肩头。 ??故土难离。 ??不管是谁都会上火、难捱。听着外面略带哭腔的“要常回来”、“没事儿回来”、“一定要回来”的话语,独孤寒重重叹口气,说: ??“妙儿,你爹娘可会怪我?” ??如果他没出现,如果他不把齐妙带走,或许他们夫妻俩就不用背井离乡,更不用去京城那么老远的地方。 ??齐妙仰头,看着独孤寒轻摇几下头,道: ??“不会,他们会很感激你。虽然我爹娘不说,可他们对当年齐家的事情也都……你帮着平反,让沉冤十七年的旧案昭告天下,你是功臣。” ??独孤寒瞅着她认真的样子,轻舒口气不再吱声。只是把她紧紧的抱在怀里,良久都没有松开那股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