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多子多福(清穿) 第97节 (第2/2页)
因为不能留种,老百姓若真打算种植,那几乎是年年都需要从张樱的铺子中购买。 而一旦张樱起了不臣之心…… 张樱会不会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康熙作为皇帝,肯定会将危险杜绝在摇篮中。 胤禛迟疑着点了点头:“你放心,只是培育方法,我会说服汗阿玛,让他下令将杂交小麦与杂交玉米的生意交给你,不会让其他人插手。” 张樱倒是无所谓:“第一年的粮种生意必须是我的,但第二年乃至第三年的杂交粮种生意就没必要一定交给我了。若杂交粮种有市场,这种培育方法几乎可以一年培育出一种杂交品种,虽然不是每种产量都比过去高,但在味道与抗病性以及其他方面也都会有一定的差别。到时候各凭本事吧。” 若上交了培育方法,这门生意还是掌控在她一个手里,那与她不送方法又有什么差别? 胤禛也知道这是在侵占张樱的利益,但他还是忍不住松了口气。 因为他知道,汗阿玛确实可能…… 他叹了口气,汗阿玛这些年愈发喜怒不定,也愈发多疑了。 - 二月中旬,宫里突然传出消息,康熙决定在万寿节那天邀请天下所有高寿之人入京参加他的万寿节宴会,不限人数,不限身份,不限民族,只要年龄超过了六十岁,都可以来京城为他祝寿。 这便是后世极为出名的千叟宴。 因康熙在这场宴会中赋了首《千叟宴》的诗,又因为参加这场宴会的多是老人,且人数众多,远超千人之数,于是得名千叟宴。 属于康熙首创。 整个清朝也不过举办了四回。 不久,圣旨正式下达。 仅仅只是听这描述,所有人就可以想象,一千位高寿老人围坐在一起的场面到底有多庞大、又有多震撼。 康熙甚至已经选好了举办这场宴会的地点,就在畅春园。 所有人都在为这场千叟宴而奔忙准备,京城的官员们忙着搭建彩棚,安装桌椅,准备当日宴会的菜单与酒水;各地官府则忙着动员辖下高寿老人入京为康熙祝寿,甚至还得加派侍卫护送上京。 因为康熙下旨全国各地前来为他祝寿之老者,所有路费与食宿朝廷全包。 胤禛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却面色阴沉了好几天。 等从手下口中得知,随着全国各地的老叟接连赶到京城,户部与内务府为这些参加宴会的老叟准备的彩棚与桌椅都从畅春园里面一直延伸到了外面,且大有继续延伸之势。 随着万寿节一日日地临近,拿桌椅与彩棚更是快要延伸到了西直门。 京城百姓得到消息后纷纷过去看热闹,当看到那一眼望不到头的彩棚时,眼睛和嘴巴张大,简直合都合不拢。 胤禛的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因为这个变故,他甚至都没去张樱在京郊的庄子取粮种,原本的兴致勃勃似乎也变得意兴阑珊起来。 不知为何,张樱竟有些心疼起胤禛来。 不为其他,只为…… 朝廷那越来越空虚的国库。 想着胤禛登基之后,国库中竟然只剩一箱白银的惨状,张樱真的是不得不同情这位康熙的继任皇帝。 他真的是整个皇帝生涯都在为康熙擦屁股。 等好不容易通过抄家等方式攒下了一批丰厚的家底儿吧,还没来得及享受,就被他的继任皇帝乾隆给花光了。 顿了顿,张樱突然想到,乾隆弘历如今似乎是她的儿子? 只是不等她深想,便想起了另一件事—— 弘晖如今不是还活得好好的吗?她完全没必要为啾啾的性子担心嘛! 只要胤禛不傻,就不可能放弃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而去选一个非嫡非长的幼子。 于是张樱干脆将心里刚浮现出来的一丢丢愧疚……踩进了心底。 胤禛很难受。 但可惜的是,他如今并不是皇帝,康熙才是皇帝,所以他只能忍。 不但必须得忍,他还不得不每天噙着微笑去上值。 张樱都担心,胤禛这么憋下去会不会憋出内伤。 好在没多久,万寿节到了。 胤禛与福晋、张樱、年侧妃等人自然是坐在畅春园内,官员也多在园内,但康熙…… 他在园内听完祝寿,又与自己的儿子与大臣们喝完酒后,便直接端着酒杯离开了畅春园,去和外面的老叟们说话、敬酒去了。 其中几个百岁老人,更是获得了与康熙对话的“殊荣”。 胤禛:“……” 好在康熙身体已经不比以往,在外面逛了一圈儿后便在太监的搀扶下走了进来。 这时候,胤禛等幌子与大臣才相继送上自己准备的礼物。 毫无意外,胤禛送上的加强版“五谷丰登”得到了所有人的侧目,也得到了康熙毫不掩饰的喜欢与称赞:“这是我今年收到的最好的生辰贺礼,与千叟贺寿同等重要。” 胤禛谦虚推迟,心里却不算高兴。 他再没有哪一刻比现在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汗阿玛,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