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子多福(清穿)_多子多福(清穿) 第6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多子多福(清穿) 第68节 (第2/2页)

成蚀把米”,说他蠢到“辛苦一场,却白白给他人做了嫁衣”。
  几天后他才知道,原来康熙在宣布将太子废除拘禁、将索额图的几个儿子与胤礽身边的心腹全部斩杀的同一天,还对所有人说了一句——
  朕前命直郡王胤禔善护朕躬,并无欲立胤禔为皇太子之意。胤禔秉性躁急、愚顽,岂可立为皇太子
  康熙的话说得明明白白,他从未想过立胤禔为太子。
  年近不惑,胤禔终于发现了这一事实,受到的打击不可不畏不大,他只是在看守废太子的时候精神恍惚,已经是心理素质极好的表现了。
  但打击一重接一重。
  没多久,康熙又对外放出话来——
  “诸皇子有钻营为皇太子者,即国之贼,法所不容。”
  胤禛看守太子,知道的消息比其他人都多。
  于是
  他还从太子与胤禔的对骂中知道了,康熙因废太子一事与胤礽争论时,曾无意说起自己杀索额图的原因,是因为索额图意图帮助胤礽篡位。
  但当时,康熙只是处置了索额图,而并未对太子出手。
  胤禔的情绪变得愈发萎靡。
  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从来只是胤礽磨刀石的身份。
  胤禛跟夹心饼干似的处在破罐子破摔的胤礽与胤禔之间,每日被迫从二人的争吵中听到无数隐秘,一时间竟也不知道该为两位年长皇子都被拉下马而高兴,还是该同情一下两位兄长,又或者,是不是该让这两人安静一点儿……
  因为,真的太吵了!
  他的耳朵都要聋了!
  胤禛没得到多少好处,胤禩却因为凌普的下马,而成了内务府总管。
  康熙将废太子的圣旨祭告天地后,胤礽就从上驷院转移到了咸安宫,由无数太监与侍卫看守。
  胤禛终于从两位兄长无休止的争吵中,解脱了出来。
  但在胤礽的转移过程中,胤礽对废太子的罪名提出了异议——
  皇父若说我别样的不是,事事都有,只弑逆的事,我实无此心。
  胤禛与胤禔最先得知此事,胤禔只当没听见,胤禛却立刻将此事告诉了其他皇子,但其他皇子中除了九皇子胤禟外,也无人愿意多管闲事。
  最后胤禛逼着胤禔与自己一起,将此事告诉了康熙。
  康熙对胤礽到底还有父子之情,如今冷静下来,也觉得太子在帐外那一眼绝非自己以为的不善,于是命人将胤礽身上的锁链取了下来。
  但对胤禔而言,这却是个不好的讯号。
  胤禔已经赔上了自己的前程,若这一切都只是无用功,等康熙气消了,又想起了胤礽的好想要复立太子,那他又算什么?
  他当不成太子,也绝对不能让胤礽当!
  胤禔已然偏执,又不知被谁撺掇了一句,竟直愣愣地冲到康熙面前请诛太子!
  康熙对此的回复是——
  “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康熙气怒之下,甚至对胤禔动了杀心。
  索性惠妃得知此事,立刻赶到康熙面前先跪下请罪,又将胤禔大骂一通,说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是个天生的坏种之类的将自己的儿子贬低到尘埃的话,直说得康熙都失去了言语的能力。
  惠妃见康熙冷静些许,这才转了话口,说胤禔从小被抱离宫外,以至于和自己这个额娘不亲,也不够孝顺,如今他既出事,希望能将胤禔关到自己的宫殿让他尽尽孝心,希望康熙能容许胤禔补偿她这些年因他担过的心,受过的惊,思念的苦。
  当初将年长的胤禔与胤祉抱到大臣家中养育,本也是因为宫里接连死孩子的无奈之举,康熙自己对两个皇子的额娘惠妃与荣妃未必没愧疚。
  再加上冷静下来后,到底对儿子的疼爱占了上风,所以康熙半推半就地同意了惠妃的请求。
  胤禔逃过一劫,但前程全没了。
  有康熙之前的评语,他如今连个臣子,都做不得了。
  到这时候,胤禔能失去的东西都失去得差不多了,他也彻底冷静了下来。
  一冷静,胤禔就察觉到了这段时间的不对之处。
  毕竟他也不傻。
  于是,张明德案爆发。
  胤禩刚拿到手还没焐热的内务府总管丢了,自己的贝勒爵位也没了,还多得了康熙一句评价——
  胤禩柔奸性成,妄蓄大志,党羽相结,谋害胤礽。今其事败露,即锁系,交议政处审理。
  即便后来查清“真相”,知道到处说八皇子胤禩身份尊贵,还想暗杀胤礽的张明德是胤禔的人,康熙对胤禩的印象也坏了个彻底。
  毕竟康熙之前就不重视这个儿子,与他的接触并不多。
  倒是一直不受重视的十四胤禵,因为给胤禩求情时展现出的“真性情”和对八皇子胤禩的“兄弟情义”而得了康熙的喜爱,就此冒了头。
  八福晋也在这期间被康熙指责“嫉妒行恶”,导致胤禩至今无子。
  但事实却是……
  胤禩在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个叫弘旺的儿子。
  也不知康熙是真的忘了,还是对胤禩怎么看怎么不顺眼,所以选择性遗忘了。
  毕竟每一位皇孙的名字,都是康熙赐名。
  手握粘杆处的胤禛更知道,张明德并非胤禔或胤禩的人,而只是一个单纯的骗子。
  但这个骗子会接触胤禩,是因为胤禔;而他会接触胤禔,则是因为镇国公普奇。
  而普奇,是太子的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